近段时间,美国又翻炒起所谓“新冠病毒可能从武汉病毒研究所实验室泄漏”的陈词滥调。更离谱的是,美国国会通过了“2023年新冠病毒起源法案”,妄称新冠疫情可能起源于中国。这样颠倒黑白的系列闹剧,3年多来在美国反复上演。
(资料图)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美国一直将疫情政治化,不断抹黑中国。美国一些政客和媒体更是无视事实真相,编造谎言,“甩锅”推责,甚至借“疫”发挥,唱衰中国发展,质疑中国治理,可谓举止丑陋、言行荒唐。
如今,中国已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全国上下铆足干劲拼经济,世界各国也迫切期望“中国引擎”持续发力,推动全球共同发展。偏偏美方执迷于“搞事情”“炒冷饭”,哪有一点大国应有的样子。这让我们不得不跟这个所谓“教师爷”再一次摆摆事实,讲讲道理,看看美方的“习惯性撒谎”有多严重。
疫情暴发初期,美国一些政客和媒体就开始“选择性失明”:中国每天在多个平台发布疫情情况,数据完全公开,他们却说“中国数据不透明,确诊和病亡人数偏少”;中国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组织主动通报疫情信息,他们非说“中国故意掩盖疫情,延误对外发布时机”;中国及时提供对外抗疫援助,他们硬说“中国在搞‘援助政治’‘政治宣传’”……在他们的眼里,事实真相究竟如何,并不重要;胡扯瞎话蒙混人心,才最紧要。
此后,在中国抗疫各个阶段,美国一些政客和媒体仍然痴迷于炮制各种“瞎话”。中国进入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他们称“动态清零”政策是“践踏人权”,竟然还要中国道歉和赔偿;中国防控疫情工作转段,他们又称中国“置人民生命于不顾”“不再重视人民生命安全”;中国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他们还不死心,一边弹起“病毒溯源”的老调,一边以“中国向世界扩散病毒变异株”为由,拉拢盟友出台针对中国游客的歧视性入境限制措施。
利用话语霸权来扭曲事实、操纵舆论,是美国一些政客和媒体惯用的把戏。疫情期间,他们放着抗疫这件头等大事于不顾,反而“故技重施”,以为制造妖魔化中国的负面叙事,就能诱导世人再次落入他们的话语陷阱。
殊不知,时代早已变了。眼见为实——但凡来中国实地走过看过的各国人士,谈及抗疫,所作评价都与“美式瞎话”截然不同。英国导演柯文思在拍摄完武汉抗疫纪录片后感慨:“我们亲眼看到中国在抗疫中彰显的国家力量无比强大。当中国想做成什么事情的时候,能举一国之力去执行,这以西方标准来看是难以置信的。”
这才是事实——3年多来,中国凭借显著的制度优势和强大的国家力量,有效应对了全球先后5波疫情流行冲击,极大减少了重症和死亡,中国疫情流行和病亡数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为疫苗、药物的研发应用以及医疗等资源的准备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这才是事实——尽管病毒频繁变异、形势不断演变、防控策略不断调整,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是中国抗疫斗争的鲜明底色。无论是新生的婴儿还是耄耋老人,都被全力护佑;集中收治的新冠患者,国家全部承担治疗费用;全民免费接种疫苗、新冠治疗药物纳入医保。
这才是事实——中国一直以公开透明的原则与国际社会共享信息和数据,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有关国家进行充分沟通,详细介绍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措施的科学性、合理性和中国国内疫情形势。
反观美国,华盛顿国家大教堂低沉的钟声一次次响起,为数以百万计死于新冠疫情的美国人哀鸣。作为全球医疗技术最先进、医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美国却因抗疫不力,硬生生将疫情从天灾酿为惨烈人祸。这让人不禁想反问美国政客和媒体一句:究竟是谁漠视生命、毫无作为?又是谁自私自利、不负责任?
美国一些政客和媒体揣着明白装糊涂,说到底是其根深蒂固的对华政治偏见和不惜代价的遏华企图在作祟,总想给中国“泼脏水”,竭力抹黑中国国际形象。
虚伪话术蒙蔽不了有识之士的眼睛,阻止不住国际社会对中国抗疫成就的赞许。中国创造的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有目共睹。中国为全球抗疫作出的重大贡献,有口皆碑。美国政客和媒体与其睁着眼睛说瞎话,不如摘下有色眼镜,看清事实——如今的世界早已不是美国的“一言堂”,扭是为非的胡扯闹剧可以休矣!
(作者为本报评论员)
标签:
罔顾事实真相,睁眼说瞎话(望海楼) ——污蔑中国抗疫,美方何其荒唐 ①
近段时间,美国又翻炒起所谓“新冠病毒可能从武汉病毒研究所实验室泄漏”的陈词滥调。更离谱的是,美国国会通过了“2023年新冠病毒起源...
国家统计局:当前中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 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
今天(1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2023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他表示,总的
当前信息:日本自卫队失踪直升机上又有两人确认死亡
据共同社18日报道,日本陆上自卫队当天宣布,昨天从海中打捞出来的两名失踪直升机上的机载人员已被正式确认死亡。目前失踪直升机上的全部10名
【全球新视野】专家认为:中巴将携手开启全球治理新时代
参考消息网4月17日报道巴西《论坛》杂志网站4月14日刊登题为《对巴中接近有何期待?》的文章,作者是伊万·隆哥。全文摘编如下: 中...
天天实时:财政部介绍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 多个税种呈现积极变化
国家的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两部分,在财政部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今年一季度这两类收入的情况。...
日本侵华独家影像披露③丨轰炸天津后 日军竟以“废迹”炫耀武力
2023年3月21日,全俄国家电视广播公司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赠送了一批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 这批影像资料由原苏联红军在中国东北地区从日本关
“最贵新股”,盘中破发!
市盈率和发行价均创下年内最高的新...
世界新消息丨CPO概念午后异动拉升 光库科技20%涨停
证券时报e公司讯,CPO概念午后异动...
上市26年后面临退市,这只典当股连续跌停!TMT板块获融资资金力挺,7只高增长股被...
A股融资余额再创今年以来新高,TMT...
环球热资讯!携程宣布近200家新店同时开业
证券时报e公司讯,记者从公司获悉...
焦点快播:午评:沪指震荡微跌,保险、银行等板块拉升,半导体板块大幅下挫
18日早盘,沪指盘中窄幅震荡,深成...
环球讯息:华海清科等在无锡共设创投私募公司 注册资本3.1亿
证券时报e公司讯,企查查APP显示,...
接力“牛市旗手”,保险股、银行股涨得飞起!后市机构这么看
今日早盘,A股整体微幅震荡,主要...
每日速看!内蒙古自治区首个进境水果、食用水生动物、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正式启运
海关总署经过2天的现场考察评估,...
环球视讯!工信部将强化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上的配套能力
工信部副部长徐晓兰近日表示,工信...
当前速讯:国家统计局:居民消费意愿有待进一步提升 下阶段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
证券时报网讯,据中国网,国新办于...
热推荐:财政部: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341亿元,同比增长0.5%
证券时报网讯,据央视新闻,财政部...
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安徽启动仪式成功举办 走进合肥包河经开区
4月17日,以“皖美工赋,数智园区...
焦点播报:农业农村部:今年的农业生产用种是完全有保障的 可以满足生产需求的
证券时报e公司讯,农业农村部种业...
焦点简讯:保银投资张智威:经济一季度明显复苏 消费明显走强
4月18日上午,保银投资首席经济学...
世界观速讯丨国家统计局:2023年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9%
证券时报网讯,据国家统计局,3月...
微动态丨国家统计局: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
今天(1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
每日热闻!财政部: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341亿元
财政部今天召开2023年一季度财政收...
世界今日报丨民航局:一季度全行业共完成旅客运输量1.29亿人次 同比增长68.9%
4月18日,民航局举行4月例行新闻发...
苏丹武装冲突已致185人死亡,1800多人受伤,多地交战持续
海外网4月18日电据美联社报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