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胡芳洁
编辑 | 蛋总
(相关资料图)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股价下跌、增速放缓,让手握薇诺娜的国货美妆巨头贝泰妮近来有些步履维艰。
据贝泰妮最新发布的财报,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50.14亿元,同比增长24.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51亿元,同比增长21.82%。
营收净利双增长,但增长幅度明显放缓且创下近5年新低。要知道,在2018年至2021年期间,贝泰妮增速最低的年份为2020年,但营收、净利润增速仍保持在30%以上。
增速放缓只是一个方面,凭借旗下品牌薇诺娜在敏感肌护理领域的领先位置,贝泰妮一直在国内美妆类上市公司中保持市值头部位置,但这一情况,也在2023年被打破。
今年以来,贝泰妮股价出现较大幅度波动,截至4月17日,贝泰妮的市值为509.51亿元,较2022年7月7日的928.86亿元,已跌去超45%。
2023年3月24日,贝泰妮市值曾一度在华熙生物、珀莱雅等几家同类公司中垫底。而在2022年年中,贝泰妮市值还在上述公司中居第一位。
过去的一年,发生了什么导致贝泰妮出现如今的下行局面?一直谋求打破大单品瓶颈、寻找新增长点的贝泰妮,未来胜算几何?
作为国内敏感肌护理领域的头部公司,贝泰妮备受资本市场的认可,并由此带来高估值。
2021年3月25日上市当日,贝泰妮从47.33元/股的发行价,一举冲上162.82元/股收盘,涨幅高达244%。
据雪球数据,3个多月后,2021年7月7日,贝泰妮收盘价达到283.51元/股,市值超过1200亿元,在国内美妆概念股中“一览众山小”,逼近医美概念股中最高市值爱美客的约1335亿元。而珀莱雅在当年7月最高市值为约412亿元,贝泰妮是其近3倍。
此后,贝泰妮股价在波动中前行,虽然起伏有时,但整体而言,在国内美妆类上市公司中一直位居顶层。
但2022年7月后,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公司股价处于明显的连续下降之中。
(图 / 雪球(贝泰妮、珀莱雅、华熙生物股价走势图,从左到右))
从2022年7月4日的219.07元/股,至4月17日的120.28元/股,已跌去45%,几近腰斩。
2023年以来,公司市值累积下跌19.4%。其中,2023年3月23日,公司市值约492亿元,一度在华熙生物(约529亿元)、珀莱雅(约507亿元)几家同类公司中居最后一位。
而在2022年年中,贝泰妮市值还在同类公司中居第一位。
从第一名沦落到最后一名,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标志性的反转。
要知道,2021年7月贝泰妮市值还是珀莱雅的3倍,而仅仅过去不到两年,二者就已经到了不相上下的位置。
截至今年4月17日收盘120.28元/股,对比2021年7月的高点283.51元/股,这个过程中贝泰妮整体下跌了57.6%,而珀莱雅上涨了18.7%(4月17日172.3元/股,2021年7月的高点145.11元/股)。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状况?高管离职或成为一个重要的短期影响因素。
3月1日,贝泰妮发布公告,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原电商业务负责人董俊姿因个人原因辞职,辞职后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董俊姿于2012年10月加入贝泰妮,作为联合创始人之一,董俊姿主要负责贝泰妮旗下主品牌薇诺娜的品牌市场化运作,重点发展了薇诺娜线上业务,被业内视作贝泰妮“二号位”。
董俊姿任职期间,正是贝泰妮线上化迅猛发展的阶段。
与不少国产美妆品牌在疫情后才开始逐步加大线上销售占比不同,早在2020年,贝泰妮线上收入占比就已高达82.38%。
在薇诺娜成为国内敏感肌护理品牌市占率第一名的过程中,2018年-2021年,贝泰妮营收增长率基本都维持在50%以上,其中,不断增长的线上销售收入功不可没。
实际上,在入职贝泰妮之前,董俊姿2005年-2011年在滇虹药业任人事主管、人力资源部经理、人力资源总监、总裁办主任。
而贝泰妮正是脱胎于滇虹药业,贝泰妮创始人郭振宇2002年进入滇虹药业任总经理。2011年滇虹药业改制,将边缘业务薇诺娜出售给合作经销商贝泰妮。
董俊姿入职贝泰妮两年后的2014年,郭振宇才正式离开滇虹药业任贝泰妮董事长。两人可谓渊源颇深,并在后期将贝泰妮打造成千亿市值的敏感肌护肤头部品牌。
董俊姿对贝泰妮的重要性,不仅业务成绩可以体现出来,薪酬的多少也是一个观察的角度。
据贝泰妮财报,2022年,董俊姿税前收入680万元,高于董事长郭振宇的500万元。2021年二人薪酬分别为580万元、300万元。由此可见,董俊姿是贝泰妮薪酬最高者,且明显高于董事长。
至于为何离职,董俊姿曾对媒体表示,“未来会投入更多精力到基础研究和科研生态系统的建设上。希望可以通过对这一领域的持续投入和思考,来帮助更多年轻的志同道合的创业者。”
实际上,近期从贝泰妮离职的高管并不止董俊姿。
曾任职贝泰妮抖快事业部执行总经理的王熙雯,于2022年11月离职并加入丸美公司任总裁助理兼电商部总经理,这一消息当时也引发业界关注。
早在电商高管离职之前,有不少一线销售人员因为销售压力过大而选择离职。
2022年10月,一位原薇诺娜江浙地区销售代表就曾对「子弹财经」表示,其入职不到半年就离职的原因在于,公司不断调高全年销售目标,导致销售压力过大。(详见《除了薇诺娜,“药妆第一股”贝泰妮已没有筹码?》)
此外,董俊姿离职虽然在今年3月才公告,但实际上,早在去年10月,他就逐渐从贝泰妮相关公司中退出,并减持贝泰妮。
据天眼查显示,从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董俊姿共退出贝泰妮相关公司至少12家,不再担任相关公司法人或其他管理职位,包括上海贝泰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
(图 / 天眼查)
在从相关公司退出的同时,董俊姿持股的公司还在不断减持贝泰妮股份。
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贝泰妮前4名股东分别是诺娜科技、红杉聚业、臻丽咨询、重楼投资,持股比例分别为46.08%、16.58%、8.17%、4.75%。其中,董俊姿分别持有臻丽咨询与重楼投资的股份为38.72%与32.54%。
截至2022年末,臻丽咨询和重楼投资持股比例变为8.03%、3.00%。
仅2022年第四季度,董俊姿持股的臻丽咨询与重楼投资,分别减持贝泰妮股份0.14%、1.75%。此外,红衫聚业也减持2.00%。
核心人物离职、股东持续减持,或对公司股价产生负向作用。不过,这是上市公司都可能面临的变化,对于成熟的公司而言,并不足以改变公司基本面。
而贝泰妮整体呈现出来的后劲不足,更多在产品层面有所印证。
薇诺娜增长乏力,或是贝泰妮面临的核心问题所在。
据财报数据,2020年-2022年,薇诺娜品牌占贝泰妮营收比重分别为99%、98%、97.4%。
一直以来,贝泰妮因为过于依赖薇诺娜而被认为存在品牌单一化风险。事实证明,时至今日,贝泰妮依然没有明显的“第二增长曲线”助力业绩增长。
薇诺娜主要聚焦敏感肌护理,早在2019年,就已占据国内敏感肌护理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要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并不容易。
此外,近年来在美容护理、医美等领域,“抗衰”是核心关键词,并由此带动相关品类、产品的快速增长。
而一直扎根敏感肌护理领域的贝泰妮,与美容消费领域蛋糕最大的抗衰市场关联性弱,丧失了重要的增长契机。
实际上,围绕敏感肌进行的一系列产品矩阵布局,主要以保湿、抗敏等基础需求为主,较难做进一步的延展,而抗衰则不然。
以珀莱雅为例,根据4月12日发布的2022年业绩快报,营收增长了37%,明显高于2021年的23%。
其围绕“早C晚A”抗衰大单品精华进行的一系列产品布局,为打造相关系列的面霜、眼霜等多个爆品奠定了基础;同时,还通过产品的快速迭代来提高客单价。
珀莱雅核心单品红宝石精华、双抗精华和源力精华,都在上市1年左右就进行迭代,从1.0版本升级至2.0。据申港证券,红宝石精华升级后,平均单价上涨1元/ml。
通过快速迭代来涨价,难免有“割韭菜”的嫌疑,但薇诺娜却是另一个极端,其明星单品舒敏保湿特护霜,虽已畅销多年,但消费者并不能感知其是否有进行升级迭代。一旦价格上涨,消费者的反弹也格外迅速。
以去年双11李佳琦直播间的薇诺娜特护霜预售套装为例,其单瓶价格上涨8元,引发较多消费者的吐槽。
除了产品矩阵、运营机制等带来的影响外,品控也成为贝泰妮运营风险的关键一环。
据《北京商报》此前报道,在2022年双11,有不少用户表示在购买薇诺娜高保湿修护面霜后,收到产品发现有腥臭味,并引发用户在黑猫投诉上进行集体投诉。
当时不少消费者指出“发臭的面霜”主要为苏州昆山地区发货,而该产品有两处生产地,除云南昆明外,另一处位于上海市,生产企业为上海嘉亨日用化学品有限公司,为代工厂。
「子弹财经」发现,薇诺娜之所以在品控上出现问题,与其生产模式有很大关系。
(图 / 头豹研究院,2020)
一直以来,贝泰妮产品生产以委托加工为主,自主生产和OEM(代工生产)为辅。
据财报,2022年公司自主生产模式、委托加工模式生产以及OEM生产模式下所生产护肤品类产品销售成本分别约占营业成本的16.10%、62.58%以及1.14%,可见委托加工模式占大头。
在这一情况下,公司对生产过程的把控,往往不及自主生产模式。据了解,贝泰妮主要代工厂就是双11产品质量问题指向的代工厂——嘉亨家化。
(图 / 头豹研究院)
产品布局、销售策略以及生产方式的问题,不断影响销售端的表现。从2022年四个季度业绩来看,贝泰妮营收增速分别约为59%、37%、20%、11%,增幅处于明显的下降趋势中。
与此同时,珀莱雅却形成鲜明的反差,同比增速分别约为38%、35%、22%、49%,增幅在调整中上升。
进入2023年,贝泰妮销售情况更不容乐观。
据万联证券研报,今年2月淘系平台数据中,贝泰妮旗下薇诺娜、薇诺娜宝贝GMV分别同比增长-14%、201%。珀莱雅旗下珀莱雅、彩棠、悦芙媞分别同比增长17%、217%、105%。
根据魔镜市场情报提供的数据,今年天猫平台38购物节,薇诺娜销售额0.6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约54%,客单价和销量也双双下降。而珀莱雅销售额与去年基本持平,在销量下降的同时,均价较去年增加3.7%。
浙商证券预测,2023年第一季度,贝泰妮净利润同比增幅为-5%至5%。
综上可见,2023年第一季度贝泰妮营收增幅极有可能继续下降,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
这将更直接地为贝泰妮的发展敲响警钟——改变和调整,已刻不容缓。
3月30日,在发布2022年财报的同时,贝泰妮发布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
公司拟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635.40万股,约占目前公司股本总额的1.50%;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共计298人。
授予限制性股票各年度业绩考核为:以2022年营收和净利润为基准,2023年营收和净利润增幅均不低于28%,2024年和2025年的营收和净利润增幅分别为不低于61.28%、不低于100%。
目前,贝泰妮员工总数3053人,其中营销人员2131人。根据公告,股票激励对象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业务)人员,以此判断,激励对象不包含一线营销人员,一般而言,营销人员有基于业绩的另一套激励计划。
这意味除营销人员之外的922人中,有近三分之一都被纳入此次股票激励计划之中。可见,贝泰妮对接下来拉动业绩增长的迫切心理。
为摆脱对单一品牌的依赖,贝泰妮在持续进行多品牌布局,并已形成薇诺娜品牌以及儿童护肤品牌薇诺娜宝贝、专业抗老科技品牌瑷科缦、专业祛痘品牌贝芙汀的品牌矩阵。
但事实上,相对于强势的薇诺娜品牌,上述品牌目前在体量、影响力方面都很有限。
2022年,薇诺娜宝贝在财报中开始单列销售收入为1.01亿元,虽然增速较为突出,但占营收比重仅为2%。
瑷科缦于2022年下半年推出,但市场声量还很小。据了解,该品牌将采取线上线下并行区别化推广策略,试图在2023年高端护肤渠道抢占市场份额。
贝芙汀则将皮肤护理与现下正热的AI技术相结合,通过医学+AI人工智能诊断+内服外调产品组合包的组合,为消费者提供祛痘解决方案。
通过目前已上线的小程序来看,AI诊断主要服务于面诊阶段,更像是一个为线下医生引流的工具。实际上,类似技术早些年就已应用于医美领域。
此外,针对代工模式所带来的品控问题,贝泰妮也开始投入真金白银进行布局。今年3月,贝泰妮“中央工厂新基地建设项目”在昆明呈贡马金铺正式竣工投产。该项目建设历时3年,年产值可达50亿元。
这也将是贝泰妮提升自主产能、补充生产短板的关键一环,但对业绩提升的幅度还有待观察。
产品矩阵延展、生产模式改进等动作,会助力贝泰妮在下一个三年涅槃而生吗?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但可以肯定的是,2023年,对贝泰妮依然将是艰难的一年。
标签:
从国货美妆“顶流”到市值腰斩,贝泰妮怎么了?
出品|子弹财经作者|胡芳洁编辑|蛋总美编|倩倩审核|颂文股价下跌、增速放缓,让手握薇诺娜的国货美妆巨头贝泰妮近来有些步履维艰。据贝泰...
焦点消息!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成果展武汉开幕
(记者梁婷)“惟见长江天际流——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成果展”17日晚在湖北省博物馆开幕,该展览依托一系列重大考古新发现,...
【热闻】福建宁德举办“非遗”展演
福建宁德举办“非遗”展演 图为宁德霍童线狮表演。王东明摄 图为老艺人现场制作“茶百戏”,该“非遗”是一种使茶汤的纹脉形成物...
每日热点:非遗传承开“新花” 评书名家马岐收六徒弟
“希望你们能努力传承北京评书艺术,讲好中国故事。今天,记者从拜师仪式上了解到,作为北京市西城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马岐出身曲艺世...
世界简讯:AI驱动光模块技术升级需求 薄膜铌酸锂落地或将加速
机构指出,AI大模型的训练和应用,将给算力、网络设备、光模块带来较大的弹性,且有望驱动光模块的技术升级需求。薄膜铌酸锂调制器具有...
【世界报资讯】A股“股王”生变:中国移动超越贵州茅台,数字经济浪潮奔涌?
4月17日早间,中国移动总市值首次超过贵州茅台,成为A股市值第一的公司。事实上,年初至今,中国移动累计上涨了51 93%,超过茅台早已在市场预
全球热点!中国光伏企业爱旭股份与奥地利布尔根兰能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中国光伏企业上海爱旭新能源股份有...
世界热推荐:西安企业组团亮相广交会 首日签单超5亿
4月15日,第133届广交会盛大开幕,...
天天快讯:直击腾讯智慧出行技术开放日现场:携手100家合作伙伴,共探“车云一体”...
汽车产业从以电动化为核心的上半场...
游客称在淄博吃烧烤遭强制消费?官方、店家回应
就4月15日有游客称在淄博烧烤店遭...
全球最资讯丨三人行等64股近五日获机构净买入
证券时报网讯,近五个交易日的龙虎...
恒指开盘跌0.67% 恒生科技指数开盘跌0.6%
证券时报e公司讯,恒指开盘跌0 67...
金山办公WPS AI最先应用于轻文档
证券时报e公司讯,4月18日,金山办...
环球热消息:中信证券:铂族金属需求预期放量 推荐铂族金属行业战略配置价值
证券时报网讯,中信证券指出,铂族...
当前动态:外资最新动向:QFII扎堆持仓银行、医药生物、电子行业
随着2022年年报的陆续披露,以QFII...
天天滚动:北京、杭州二手房市场回暖 热度冲高回落
吴乐(化名)前不久刚“卖旧买新”...
机构: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下跌12%
证券时报e公司讯,分析机构Canalys...
世界热文:中信证券:机器人行业将迎整体性机会 维持“强于大市”评级
证券时报e公司讯,中信证券研报认...
全球信息:茅台集团:一季度集团主要生产经营指标稳定增长,超过预期
证券时报e公司讯,据贵州茅台消息...
全球快资讯丨美国芝加哥市上周末发生近30起枪击案
证券时报网讯,央视新闻消息,据美...
今日热文:管涛:超额储蓄的结构特征与消费复苏弹性
【市场听涛】2022年超额储蓄分布不...
ChatGPT陷入“四面楚歌”?欧洲议会有意在AI法案中加强监管
财联社4月17日讯(编辑夏军雄)据...
Jay迷买单会买到股票上吗?巨星传奇四闯港股IPO
据港交所消息显示,4月11日巨星传...
【中指快评】北京两宗地块土拍规则升级
4月14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
中尼民俗文化交流节在成都双流举行
尼泊尔驻成都总领事馆总领事迪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