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关注 > 正文

科技与艺术交融!上海这些“美出圈”的地铁站,你途经过吗?

在魔都的你是否每天都需要搭乘地铁出行?截至目前,上海地铁运营网络线路增至20条,车站增至508座,规模扩大到831公里,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如今,地铁车站不仅是乘客乘坐地铁过程中的中转点,还是一个个充满科技含量与魔幻色彩的艺术空间。让我们一起看看上海那些“美出圈”的地铁站设计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吴中路站

无遮挡大空间

地铁15号线吴中路站被称为“上海最漂亮的地铁站”。设计师在15号线的地铁站站厅设计上做了创新,在吴中路站采用净跨达到21.6米的预制大跨叠合拱型结构,从而创造了上海地铁首例无柱的无遮拦大空间站台大厅。

站厅中最引人注目的设计,则是两侧展示上海城市景观的景墙。一幅长达70多米的画卷,通过LED灯带将浦江两岸的天际线动感呈现,乘客穿过地铁站的长廊,就像穿过一个展示上海改革开放城市建设的华丽展厅。

如果把站厅地面看成黄浦江,那么它的两侧就是浦东和浦西壮观的城市景象。整个站厅清爽得像一个展览馆,最大限度地展现站厅大跨度拱型的结构美以及真实。

长风公园站

乘风破浪

地铁15号线长风公园站地名出自“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所以地铁站的设计中也融入了山水的元素。蓝白色调的波浪吊顶像是蜿蜒流动的河水,很有动感,也为长风公园地铁站带来一丝清爽。

站厅里的不规则金属立柱,像一座座金色岩石山,车站的两种风格正好致敬了长风公园的海洋世界和铁壁山。

丹阳路站

极简黑白

地铁18号线丹阳路站太适合拍大片了!整个地铁站的用色非常简洁,只有黑白两色,代表了“今”与“昔”。无论站厅,还是站台,均以中心线一分为二,即楼梯一段黑色,一段白色。

地铁站里,黑色墙面上介绍着杨浦百年工业历史,如杨树浦发电厂、上海制皂厂、毛麻仓库等;白色墙面上则有电子屏展示新杨浦的发展景象。通过各种细节,展示着杨浦滨江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变迁史。

豫园站

上海脉搏

地铁14号线豫园站的站内大厅,也被称为“上海脉搏”。车站的顶部设计有蜿蜒曲折的褶皱灯带,层层铺设开来,形成一个超大的LED三维屏幕。在不同时间里,装饰灯光也会变幻出橙、紫、蓝、白等多种色彩,将空间艺术和光影艺术完美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个神奇而梦幻的立体空间。

设计师从黄浦江的水流形态中获得灵感,将曲线线条像江水一样自然拍打到柱体上,形成有韵律感的的脉动。用水的形式语言,一气呵成地塑造了古典、东方、现代的空间体验。同时,借意城隍庙飞檐的轮廓倒影,将豫园站打造成浑然一体并极具科技未来感的创新站点。

曹杨路站

工运脊梁

地铁14号线曹杨路站以“工运脊梁”为主题,设计师用门式钢架造型隐喻蕴育出沪西工人运动的纺纱车间形象。白色的门架梁内局部嵌入了红色的片板,并在其上印刻革命历史典故和工人运动事迹,当一幅幅印刻着革命历史典故和工人运动事迹的红色片板浮现在乘客的面前,一部关于老上海人回忆之书也随之展开。

曹杨路站的设计不只为了诠释工业风美学,还特地展现了苏州河的人文风貌、纺织工业的变迁以及工人运动的历史,正合了曹杨路这一带曾是当年上海纱厂集中地,附近又是工人新村的站地文脉。就这样,红色文化和历史记忆以这种形式在人们的日常通勤中得以延续。

昌邑路站

火树银花

地铁14号线昌邑路站是个被“千挖万筑”的地下空间。由于路径上还有江浦路过江隧道、东西通道、地铁18号线等构筑,为此,建设者用了四根直径长宽超过两米的钢筋混凝土柱子作为站厅的支撑。

为了整体美观性,设计者构想出了“火树银花”的方案。于是,立柱变成了“树”,五彩的光从“树”中漫射出去,颇有“暗香素蕊,横枝疏影”的意境,让人见了不由得为之一振。

(来源:上海宝山)

标签:

热门资讯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