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19日电题:新冠、罕见病等用药进医保 平均降价超六成——最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看点解读
新华社记者彭韵佳、顾天成
阿兹夫定片等新冠治疗用药进医保、谈判和竞价新准入的药品平均降价达60.1%、预计未来两年将为患者减负超900亿元……最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18日在京公布。新版医保药品目录哪些看点值得关注?将为老百姓用药带来哪些影响?国家医保局当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作出回应。
(相关资料图)
111个药品纳入 涉及新冠、罕见病治疗等多领域
当前,调整后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达2967种,新增药品涵盖2个新冠治疗用药、7个罕见病用药、22个儿童用药等。阿兹夫定片、清肺排毒颗粒经过本次谈判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治疗发热、咳嗽等新冠症状的药品已达600余个。
“2022年目录调整支持国产创新药、新冠治疗药、儿童用药等重点领域药品。”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副司长黄心宇说,肿瘤、罕见病等重大疾病用药,糖尿病、慢阻肺等慢性病用药被纳入新版目录,将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
在上一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中,曾经每针70万元用于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经医保谈判后,以3万余元被纳入医保。
作为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的竞品,同样适用于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利司扑兰成功进入新版医保药品目录,该药品按年龄体重用药,将为低龄、体重小的儿童患者带来更高性价比。
据介绍,本次目录新增的药品绝大部分是5年内新上市的药品;新增的111个药品中有23个药品是2022年获批,随即被纳入当年目录;20个国产重大创新药品谈判成功,成功率高达83.3%,高于整体谈判的成功率。
在抗肿瘤领域,本次谈判不仅新增了洛拉替尼等疗效显著的新药,此前目录中的恩沙替尼等药品价格也有显著下降。以信达生物制药集团生产的信迪利单抗为例,该药物覆盖肺、胃、食管等高发瘤种,进医保报销后的费用大幅降低,让更多患者获益。
平均降价六成 医保谈判不一味追求“地板价”
“新增的谈判竞价药品价格降幅达到60.1%,与去年基本持平,叠加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双重减负效应。”黄心宇介绍,在未来两年内,新版医保药品目录预计将为患者减负超过900亿元。
作为以髓系增生为主的造血干细胞恶性疾病,我国伴T315I突变慢性髓性白血病的患者每年新增约1000人,长期面临无药可医的难题。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现场谈判,亚盛医药的奥雷巴替尼谈判成功,这是我国首个用于治疗伴T315I突变慢性髓性白血病的国产创新药,填补了医保药品目录的空白,与此前零售价相比,近乎降价50%的年治疗费用也将进一步降低患者用药负担。
根据现行医保谈判规则,企业方在两次报价中进入医保底价的115%后,可进入磋商环节。双方最终达成一致的价格必须不高于医保方谈判底价,方可视为“谈判成功”。
谈判底价是医保基金能够承担的最高价,经由医保部门组织专家从药品成本效果、预算影响、医保基金负担等方面进行测算,并不一味追求低价。目前,通过谈判降低新药价格,已有250个新药平均降价超50%并纳入医保报销。
“谈判的每一分钱都是老百姓的救命钱、保命钱。”医保方谈判组组长之一、青岛市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采购处处长李浩表示,通过发挥战略性购买作用,医保谈判将使政府、企业、患者等实现多方共赢。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首次制定了竞价准入规则,目录外非独家药品通过竞价形成统一的支付标准后可以纳入目录,共有17个药品以这种方式被纳入目录,平均降价60.5%。
目录动态调整推动临床合理用药 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
据最新消息,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将于2023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近年来,我国医疗保障事业快速发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实行每年动态调整。5年来,医保目录内药品数量新增618个,其中包括310个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等慢性病领域用药、93个肿瘤类用药、22个罕见病用药等。
黄心宇表示,5年来,医保药品目录在引导临床合理用药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得到彰显,医院用药结构发生重大积极变化,与我国医药疾病负担和需求更加匹配。
据介绍,根据部分样本医院的监测显示,5年来目录内药品的使用量占比和使用金额都逐年提升。在医疗机构费用排名前20的药品品种中,已经很少有疗效不确切、容易滥用的辅助性药品,取而代之的是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领域的治疗性用药。
2022年年底,全国所有省份完成地方增补药品“消化”工作,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通过谈判后药品价格大幅降低,地方增补药品基本可被国家目录中的药品更好替代。
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保研究院医药管理室主任曹庄说,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有利于医保药品管理,对异地就医、医院结算、费用统计分析等发挥促进作用,并更好发挥国家医保的战略购买作用。
动态焦点:新冠、罕见病等用药进医保 平均降价超六成——最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看...
新华社北京1月19日电题:新冠、罕见病等用药进医保平均降价超六成——最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看点解读 新华社记者彭韵佳、顾天成 ...
千年文物说节气丨大寒
在数千年的岁月积淀中文物和节气是讲述历史文化的载体是探究中华文明内涵的“钥匙”当这两个千年“老伙计”相遇会讲出怎样的动人故事?...
美国政府问责局发布报告:五角大楼2200亿美元资产去向不明
海外网1月20日电美国政府问责局17日在其官网发布一份报告,称美国军方的资产几乎占联邦政府总资产的三分之二,但美国防部在跟踪这些资产...
天天观察:【国际微访谈】突尼斯驻华临时代办贴窗花 写福字 诚邀中国游客来旅游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谢诗佳潘晓琳):农历癸卯新年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全国各地喜迎新春的气氛越来越浓。《国际微访谈》为您带来“洋祝福...
每日速讯:无视中国三年抗疫贡献暴露无知和偏见(钟声)
回顾三年抗疫之路,无论是保护中国人民生命健康,还是促进全球团结抗疫、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增长,中国政府都采取了负责任政策举措,尽了...
短讯!平安为底色 年味儿更浓厚(金台锐评)
熙熙攘攘的车站、临时加开的列车、张灯结彩的挂饰……热热闹闹的场景、团圆温情的画面交织在一起,新春佳节,神州大地到处喜气洋洋。 ...
环球快报:河北永清:主题系列活动丰富群众新春生活
近日,在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曹家务...
日本去年12月核心CPI涨幅创41年来新高
日本总务省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
全球看点:中国工商银行六大举措保障春节金融服务“不打烊”
兔年春节假日期间,中国工商银行将...
开建世界最大海上漂浮式风电场 外媒称中国可再生能源增长势头加快
中国正在海南沿海建设全球规模最大...
世界热文:外媒述评:中国将助推全球航空业强劲反弹
随着中国重新开放,全球航空业预计...
环球微资讯!春运热潮折射中国经济强劲反弹
随着春节假期出行迎来高峰,中国各...
天天快消息!山东:高效铁路运输助力出海商品“跑”起来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不少外...
世界焦点!新西兰“欢乐春节”系列庆祝活动在南岛启动
中国驻克赖斯特彻奇代总领事翟兴付...
在蓝色大海里掘取“绿色新动能”——山东发展海洋产业走笔
近年来,作为海洋经济大省的山东通...
今日讯!2022年12月我国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42382亿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19日发布数据显示,...
专访:“我们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访欧佩克秘书长海赛姆·盖斯
“欧佩克与中国的良好关系由来已久...
当前资讯!中缅边城瑞丽出台24条措施提振经济 涵盖地产旅游外贸等
近日,云南省瑞丽市出台《关于瑞...
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大幅削减
美国劳工部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
触及债务上限 美财政部采取特别措施避免债务违约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19日致信国会称,...
即时焦点:报告显示:逾九成企业满意中国营商环境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近日公布的...
西藏林芝派墨公路雪崩堆积区救援通道打通
记者20日从西藏林芝市“1·17”雪...
全球快讯:日本去年12月核心CPI涨幅创41年来新高
新华社东京1月20日电(记者钟雅欧...
基辛格:美中需要更充分地相互理解
新华社纽约1月19日电(记者潘丽君...
国际最新研究:富士山巨大地下水和泉水网络由深部含水层滋养
中新网北京1月20日电(记者孙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