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梁春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2月和4月,远洋集团先后全额兑付2笔PPN产品,总金额超50亿元。截至目前,远洋集团一直全额完成到期债务兑付。
2022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延续下行压力,行业信心处在低位,企业销售相较往年均表现低迷。中指院数据显示, TOP10房企销售额均值为3107.7亿元,较上年下降33.1%。
销售规模方面,行业全口径销售达千亿的房企仅有20家,较2021年同期减少了21家。其中,远洋集团实现协议销售额1003亿元,虽然同比下滑超20%,但整体表现仍优于多数房企,其销售排名第20名,同比提升约10个名次。
可以看到,2022年市场下行期尤为明显,企业分化现象逐渐加剧,房地产行业进入优胜劣汰阶段。如果说行业下行时,信心堪比黄金,那么曙光初现的2023年,等待市场复苏的“耐心”也是必不可少的。
去年末以来,行业利好政策频出,全国楼市有所复苏,尤其是一二线城市回暖明显。多家研报均指出,看好在此过程中穿越周期且具备高成长性的央国资背景房企。
1、抓住融资窗口期
2022年末以来,中央层面多部门发文定调房地产市场、提振市场信心。央行、银保监会及证监会等,从信贷、债券、股权“三箭齐发”,房企融资政策正在迎来重要转向。但需要看到,尽管目前融资势头整体向好,房企融资仍存在明显的分化。
以远洋集团为例,去年公司抓住融资窗口期,成功在公开市场融资74亿元,包括4亿美金美元债,20亿元PPN,13.2亿元公司债回转售和13.03亿元REITs发行。同时,公司银行借款渠道保持畅通,自2022年四季度以来,远洋集团还成功与多家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获得授信额度逾1300亿元,银企战略性合作持续深化。
债务方面,远洋集团目前已全额完成到期债务兑付,并逐步以抵押借款替换信用类融资,持续优化负债结构。据了解,远洋集团非有息负债科目如供应链ABS、商票等债务已清零,2023年无偿付压力;公司境外再融资压力小,美元债2023年无到期,下一笔美元债到期为2024年7月30日。4月23日,远洋集团已完成“20远洋控股PPN001”债券的本息兑付,年内累计完成PPN兑付超50亿元。
2、优化资产结构
今年1月,监管层提出实施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提出“资产激活”等四项行动,改善优质房企经营性和融资性现金流。
2022年,远洋集团适度降低持有物业比重,通过盘活北京、成都等地的持有物业项目回笼资金逾百亿。其中成都项目总对价为55.5亿元,交易整体产生净收益约13.87亿元。行业下行周期,优化资产配置一方面能够增加现金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房企聚焦住宅开发主业,应对市场不确定性。
同时,远洋集团优化资产结构的动作也得到了大股东中国人寿的支持。2022年4月,双方就颐堤港一期达成合作,规模约30亿元;10月,以2.33亿元向中国人寿转让子公司万洋世纪的全部股权,后者主要资产为甲级写字楼中国人寿金融中心。
自2009年入股以来,中国人寿维持远洋集团第一大股东地位已超过10年。围绕《战略合作协议》和《金融框架协议》,远洋集团在金融产品认购、持有物业盘活、银行资源拓展等方面得到大股东的鼎力支持。
就在3月30日,中国人寿副总裁刘晖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作为大股东,公司高度关注远洋集团的经营情况。当前,地产行业的基本面也迎来了积极的变化,市场也在筑底修复中,我们将积极支持远洋走出低谷,实现平稳发展。”
3、早销售早去化早回款
拓宽融资渠道以及优化资产结构等,本质上还是辅助手段,只能解燃眉之急。行业大洗牌时期,房企想要活下去,应该积极营销,依靠销售回款提升自身“造血能力”。
今年一季度,全国楼市出现回暖信号。据克而瑞统计,一季度TOP 100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14827.7亿元,同比增长3.1%。行业持续复苏态势下,远洋集团抓住窗口期,持续聚焦主业,积极去化回款。2023年1-3月,远洋集团实现协议销售额约165.5亿元,同比增长10%,3月环比增长61.5%。在克而瑞榜单上,远洋集团排名较去年同期提升4个名次。
土地储备是房企开发的后备资源,对于房企的后续发展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保持合理的土储水平是每一个房企都面临的课题。
2022年,远洋集团严守投资标准,土地储备策略以去化现有土地储备为主,聚焦一二线核心城市,新增投资侧重于旧改等可一、二级联动、持续产生贡献的项目。过去一年,远洋集团新增土储约67万平方米。截至2022年末,远洋集团总土地储备约4300万平方米,土地储备资源丰富,能够支撑企业未来3年发展。
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陈霄指出,展望后市,房地产市场逐渐从“强复苏”迈入“稳恢复”阶段。随后的6月,房企为冲半年度业绩,在推盘及促销力度加大的情况下,二季度新房成交有望迈上新台阶。
远洋集团表示,将加大销售,狠抓回款,保持销售和回款规模;持续调整资产结构,加大资产盘活和处置力度;落实授信、加强融资;进一步加强与大股东的协同及合作。
标签:
当前速读:远洋集团已完成50亿元PPN债券兑付 供应链ABS、商票已清零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作者:梁春富今年2月和4月,远洋集团先后全额兑付2笔PPN产品,总金额超50亿元。截至目前
港股日报 | 恒生指数跌0.58%,南向资金净买入1.95亿港元,消费者主要零售商板块领涨
截至2023年4月24日港股收盘,恒生指数跌0 58%,报19959 94点;恒生国企指数跌0 46%,报6733 14点;恒生科技指
“Panda成都·华教云课堂”系列活动——“浩淼三江水 笔飞翰墨香 纸鸢情意长” ...
” 在翰墨书法课程中,中国和西班牙的学生在授课老师陈刚的带领下,详细了解中国书法的发展和演变,认识
A股日报 | 4月24日沪指收跌0.78%,两市成交额达10834亿元
截至2023年4月24日收盘,上证指数收跌0 78%,报收3275 41点;深证成指跌1 17%,报收11317 01点;创业板指跌1 71%,报收2301 2
再次倒V下挫,美元跌势“稳如狗”?|全球报道
上周五(4月21日)的冲高回落行情表明短期形势同样不利于美元,美元指数多次受阻于102 20附近压力,表明上
走近福建非遗:探访山海间的非遗传承
电锯轰鸣,木屑飞扬,莆田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郑春辉于3月开工的大型木雕《京杭大运河》被节目组记录了下来
8部门发文推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
记者23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了解到,...
中企在斯里兰卡肯达村的乡村振兴项目竣工交接_焦点热议
中企在斯里兰卡肯达村发起的“爱心...
安徽省首个知识产权大厦落户合肥高新区并正式启用运营 全球即时
4月24日,合肥知识产权大厦启用运...
东方雨虹与宇业光宇兆能、赛拉弗能源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世界热推荐
证券时报e公司讯,记者获悉,近日...
光峰科技:成为比亚迪汽车的车载光学部件供应商_环球即时
证券时报e公司讯,光峰科技(688007...
众泰汽车现4.46亿元折价大宗交易
证券时报e公司讯,众泰汽车(000980...
上海市2023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印发 动态
证券时报网讯,上海市发改委发布关...
211股今日获机构买入评级
211只股今日获机构买入型评级,硅...
丰田: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对引领公司转型非常重要
在日前开幕的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
首届“香港流行文化节”揭幕
首届“香港流行文化节”22日晚在香...
专访:“中国供应链在过去三年中表现出强大韧性和竞争力”——访空中客车公司首席...
欧洲飞机制造巨头空中客车公司首席...
全球聚焦:“交流交融、创想未来”——首届深港澳青创大赛圆满举行
首届深港澳青少年创意设计大赛22日...
环球关注:2023年一季度中国位列格鲁吉亚第三大贸易伙伴
格鲁吉亚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
多利科技:拟6亿元新建汽车零部件模具生产基地项目
证券时报e公司讯,多利科技(001311...
不利因素袭扰!股市快速杀跌,这个信号引关注!热门板块生变,超级风口还有机会吗?
节前市场遭遇冲击!今天下午,港股...
【读财报】3月上市猪企业绩向好:牧原、温氏销量领先 唐人神收入同比翻倍
近期,生猪养殖企业2023年3月销售...
【天天速看料】2023年“国际中文日”主题活动在墨西哥城举行
据中国驻墨西哥大使馆网站消息,4...
这些年的红牛喝错了?商标大战对峙7年,中国红牛被禁止生产销售?华彬辟谣 世界微头条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作者:穆瑀宸中...
CCER重启有望加速 碳配额市场规模或达到4400亿元_全球关注
我国碳交易市场分为碳配额(C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