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也是传递情谊的友好使者。
他们千里奔赴,跨越山海,诠释医者仁心,践行“大国担当”。
(资料图片)
今年是新中国援外医疗工作开展60周年。环球资讯广播特别策划《援外日记》,讲述中国援外医疗队的动人故事。
2023年6月11日 星期天 部分晴天
我是第23批援尼日尔中国医疗队队员张海涛,是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一名口腔临床医生。
张海涛在医院门口留影
2021年9月,正值国内外新冠疫情肆虐的严峻时刻,广西卫生健康委下发的一则通知引起我深深的思考。这是一则关于选拔援外医疗队员的通知。通知中指出,需要选拔第23批援尼日尔中国医疗队队员,共41人,分别派往尼日尔和科摩罗。其中口腔专业需要一名医生,派驻尼日尔。
“若有战,召必回”,集结号已吹响。此前参加过数次新冠疫情期间采核酸、一线值班工作的我把去援非的想法和爱人、亲人说过后,最初他们不理解,不接受,但最终还是赞同并支持我,尤其是我的爱人。她说:“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吧,家里交给我,你放心,我等你凯旋。”这更加坚定了我援外的决心,我毅然递交了援非申请书。
经过6个月紧张的学习,出发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在去机场的汽车上,上幼儿园的女儿一路上都在问:“爸爸,你去非洲干什么工作啊?是去给非洲小朋友拔牙齿吗?多少天后回来?”我和爱人约定,在国外每天晚上和女儿视频通话报平安;母亲叮嘱我要注意安全……
还记得通过机场安检口的时候,我一回头,女儿在那里喊“爸爸,爸爸!你不要走,你快回来”,然后哇的一声哭了。我一下狠心,扭头就走了,内心五味杂陈,眼泪早就忍不住涌了出来……
张海涛在门诊中
我们工作的医院是尼日尔综合医院。每天早上八点,从驻地出发,驱车十二公里赶到医院,随后开始一天紧张的工作。这里的医疗用品非常紧缺,口腔科门诊主要业务是拔牙和各类小手术,补牙和根管治疗的器械及材料非常少。我来尼日尔前,和医院申请了一批材料和器械,用行李箱托运过来。经过几个月的不懈努力,已经“拯救”了数百名非洲人民及华人华侨的牙齿。
阿达扎▪布卡丽,一个6个月大的女婴,出生于尼日尔津德尔省。她一出生就被当地人称作“被上帝关上了生存缝隙的孩子”,因为她的上下牙床紧紧贴合在一起,无法张开嘴巴和自主进食。在一次喂食过程中,小阿达扎因食物呛入气管差点丧命,当地医生接诊后给予鼻饲养管维系生命,并建议转至上级医院治疗。
2023年2月,尼日尔综合医院收治了这一罕见病例,我全程参与了该女婴的诊疗工作。接诊后我发现患儿患有先天性双侧上下颌骨融合,这种病症极为罕见,国内尚未有文献记载,全球也仅有25例公开报道的病例。而阿达扎的情况更为罕见,属于下颌骨升支与上颌骨和颧骨复合体的融合病例,全球仅有6例。
阿达扎的手术
由于病情复杂且极为罕见,我迅速连线了国内的口腔颌面外科巫家晓教授及其专家团队,进行远程专家会诊。在巫家晓团队的远程指导下,我与医疗团队在手术正式实施前,运用模型进行了大量的模拟练习,以确保手术万无一失。
手术当天,我与尼日尔口腔科的同事们密切协作,从气管切开、插管全麻、颧骨复合体和下颌升支分离、颌骨成型,到上颌骨和下颌骨黏膜分层缝合……整个手术过程进行得非常顺利,一气呵成。最终,中尼专家团队成功为患儿打开了“生存缝隙”,小阿达扎终于有机会像正常孩子一样张大嘴巴自由呼吸、嬉笑哭闹了!
1963年,中国拉开了医疗援非的序幕。相比1963年的条件,目前的困难都是微不足道的。非常感谢我院专家团队,在我遇到困难时都能提供专业、及时的技术支持。有祖国人民站在身后,有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专业的医疗团队作为坚强后盾,我必将不辱使命,继续发挥专业所长,为尼日尔当地人民提供专业的口腔医疗救护。
张海涛指导当地医生使用头戴放大镜
作者|第23批援尼日尔中国医疗队队员张海涛
联络|廖汨
编辑|李琳
签审|魏郁
标签: